写点儿东西,以防自己把别人的知识当成自己的

作家余华在《我能否相信自己》里写的一句话让我看了很有触动:

“那些轻易发表看法的人,很可能经常将别人的知识误解成是自己的,将过去的知识误解成未来的。然后,这个世界上就出现了层出不穷的笑话。”

这正是我所担心的,担心知道的太多,明白的却又太少。前者容易造成焦虑,信息的过载,或者想的太多。后者则导致在实际生活中面对问题时仍旧束手无策。

面对互联网上大量的信息和资料,为了缓解焦虑,大部分人都有两个习惯,一个是收藏,一个是转发。

我曾经维护着一个巨大的笔记列表,里面全是我多年来在互联网上搜集的各种资料和文章,从工具技术到人文自然与哲学相关的,都有。我还耐心的给每篇文章都增添了标签进行分类,以便“以后”更方便的查找和“仔细阅读”。

然而,事实是,永远会有更新的内容出现,然后动动鼠标就能收藏,但是再也没找到机会进行“仔细阅读”,当时那种“留下来慢慢看”、“以后会有用”的感觉是那么强烈,但是,真的很少再想打开看一眼。那些文章永远的躺在收藏夹里,累计出来的数字越来越大,甚至开始让我误以为那些东西我都懂了。

另一个习惯就是“转发”,看到好的东西就想分享,这是一个好习惯,但同时大量的分享也反映了一个很细微的心理激励过程,即,如果我转发某篇文字,里面提到了很多我十分认可的观点或思路(但事实上我可能根本做不到),我就忍不住要转发出来,在转发的那一刻,我的内心深处隐约觉得,好像离“做到”又进了一步(其实并没有)。

我想不仅仅只有我才是这样,应该很多人都有这种习惯和心理。

后来,我意识到了这一点,逐渐的开始改进,直到有一天我想明白了,自己不应该胡乱发表连自己都不能明白的观点,自己知道的东西不一定就能成为自己的知识。于是开始有意的控制信息的获取,转而开始尝试着将自己能想明白的东西用文字组织一下,开始“消化”知识,通过文字重新构建自己的“知识体系”。

书写东西实际上是一个思考的过程,很多写作高手看起来轻易就能写出精彩的文字,事实上底下支撑的并不是他有多强的“写作”能力,而是他的“思考”能力,他能否构建出一个他想要表达的形象,一个完整的、具体的形象,然后剩下的就是写出来。

所以说,能够写出来的东西,至少,表明了作者可以在内心里构建一个清晰的影像,对于自己的知识,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。

从将知识写成文字开始,到真正在现实中有效使用,再到可以传授给他人,慢慢的“我知道的”,就真的变成“我懂得”了。

“我的大脑就像是一口池塘,别人的书就像是一块石子;石子扔进池塘激起的是水波,而不会激起石子。”“因此别人的知识在我脑子里装得再多,也是别人的,不会是我的。”

Licensed under CC BY-NC-SA 4.0
使用 Hugo 构建
主题 StackJimmy 设计